钢柱脚底板中设置的加劲板可以看做是柱脚底板的支撑,根据加劲板的设置方式,底板可以按两边或三边支撑来计算。加劲板增加了底板的抗弯刚度,改善底板的应力分布,对于确定底板的厚度有明显的影响。钢柱脚底板上加劲板的布置要根据对钢柱脚的要求来确定,刚接还是铰接,外露式还是外包式或是埋入式。加劲板主要根据抗剪的结果来确定其尺寸和厚度,一般厚度不小于12mm,并应与柱的板件厚度和底板厚度相协调。加劲板在平面上应采用对称布置。加劲板一般采用剖口焊与柱翼缘等强连接,焊缝质量等级为二级。并采用焊脚高度不小于8mm的角焊缝与柱的腹板和柱脚底板相连,连接角焊缝需要通过计算来确定,焊缝质量等级为三级。对于铰接柱脚,因为不传递弯矩,地脚锚栓可以放到离柱脚中性轴较近的位置,加劲板和地脚锚栓的数量一般也不需要设置很多。对于刚接柱脚,加劲板的布置要与地脚锚栓相对应,共同提高柱脚的受弯承载力,地基锚栓要在柱脚底板的周边均匀布置,尽量远离柱脚的中性轴,提高抗弯能力。刚性固定外露式柱脚,应设置加劲板加强柱脚的刚度,当荷载大、嵌固要求高时,尚应增设锚栓支撑托座等补强措施。锚栓支撑托座是实腹刚接柱脚传递荷载的重要连接加强措施,对称地设置在垂直于弯矩作用平面的受拉和受压侧,其支撑托座的加劲肋高度和厚度取决于锚栓拉力或柱脚底板的反力,当有靴梁时其高度和厚度应与靴梁相同,无靴梁时通常高度不宜小于400mm,厚度不宜小于16mm,并于柱子的板件厚度和底板厚度协调。
来源:综合整理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