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丝绳实测直径相对于公称直径减小7%或更多时,该钢丝绳不可再使用,计算公式为钢丝绳磨损量=[(公称直径-实测直径)/公称直径]*100%。车间起重机械设备起重量较大,为完全杜绝安全隐患,钢丝绳一旦出现断股立即更换,并在第一时间做好记录。出现波浪形时,在钢丝绳不超过25倍公称直径范围内,若波形幅度值达到4倍的公称直径除以3或以上时,则钢丝绳应报废;笼状畸变,绳股挤出或钢丝绳挤出变形严重的钢丝绳应报废;钢丝绳出现严重扭结、扁压和弯折现象应报废;绳径局部增大通常与绳芯畸变有关,绳径局部严重增大应报废;绳径局部减小常常与绳芯的断裂有关,绳径局部严重减小也应报废。(4)检查钢丝绳与卷筒、吊钩滑轮组或起重机结构的连接处应对从固定端引出的钢丝绳段作检查,这个部位是发生疲劳(断丝)和锈蚀的危险点。对固定装置本身也应作变形或磨损检验;对于采用压制或锻造绳箍的绳端固定装置应进行类似的检验,并检验绳箍材料是否有裂纹以及绳箍和钢丝绳之间可能的滑移。可拆卸的装置(如楔形接头、钢丝绳夹)应检验其内部绳段和绳段内的断丝情况,并确保楔形接头、钢丝绳夹的紧固性,检验内容还包括绳端装置是否完全符合相关标准和操作规程的要求。
来源:综合整理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